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前 AO與諾獎得主同台 港產女詩人 倫敦詠奧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42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629175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詠思希望其詩作能令更多人了解及欣賞香港。 黃賢創攝

【本 報訊】 2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包括 9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詩人 Seamus Heaney,將會在 6月下旬及 7月中在泰晤士河畔的倫敦文化地標「南岸中心」以詩會友,向來自英國及世界各國乘奧運之慶,遠赴倫敦的旅客朗誦自己的作品。這 200名詩人是透過公眾提名、投票及專家評分而選出,當中包括香港土生土長,用英文創作的王詠思。 記者:黎穎詩

這個英國文化界盛會是倫敦 2012奧運會的其中一個重要文化活動,為了慶祝奧運會的來臨,及提醒世人奧運提倡的多元文化。


「我 會寫一首關於香港嘅詩,可能會包括大牌檔、天星小輪、皇后碼頭,其實呢啲陪住我大嘅嘢,一直都係我創作嘅靈感,家仲同主辦單位商量緊可唔可以加入音樂。 我有一個朋友、亦係香港人,家住喺倫敦,佢係作曲家,我想請佢寫一首音樂,到時可以係一個詩同鋼琴嘅表演。」主辦機構會在活動結束後,把 200位詩人為活動而寫的詩編集出版。

對於大部份香港人,王詠思是個陌生的名字,不過她在香港詩壇一直很活躍。她於 0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這詩集得到藝術發展局資助宣傳。詩的內容包括一個人在英國生活的點滴,及香港人熟悉的場景,如小孩在皇后碼頭旁,吃着從雪糕車買回來的軟雪糕。

王 詠思擁有令人羨慕的背景,在女拔萃讀中學、拿獎學金到牛津大學主修英文,畢業後成為政務官( AO)。不過,當了五年 AO後,她決定放棄薪高糧準、優越安逸的生活。「喺政府做,大家覺得派去政策局係最好嘅;我反而鍾意喺地區做嘢,我鍾意有機會接觸唔同巿民,同佢哋交流好 開心。」


搬到倫敦 專注創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王詠思詩集。

王曾在私人機構任職,五年前決重返校園,到英國進修寫作,之後大部份時間住在倫敦,以寫作、編輯及繙譯維生。自搬到倫敦後,王有超過 20多首詩作在不同文學期刊刊登。她正在籌備第二本詩集,這本詩集很可能在倫敦發佈。

王在 Tate藝術館的藝術雜誌當義工,她提議藝術館結合藝術品和詩,邀請詩人用藝術品做藍本創作詩。她的提議成為藝術館一個常規節目,她說嘗試不同的工作,是希望豐富自己的經歷,為文學創作製造多些靈感。

這個學期,嶺南大學英文系邀請她成為駐校作家,她亦教授嶺南的學生用英文寫詩。王詠思會在下月返倫敦。對於她,香港和倫敦都是家。

「喺 香港,如果你只做兼職、等自己可以專注藝術創作,啲人會覺得你好怪,你會面對好大嘅社會壓力,因為大家都覺得你應該有份正職,做銀行、做律師,然後買樓、 買車。喺倫敦,無人會覺得我怪,因為呢度用呢種方式生活嘅群體有幾萬、甚至幾十萬人。我都想生活穩定啲,搵多啲錢,但我想繼續目前嘅生活方式,可以有機會 學習西方文化、多啲經歷、機會去嘗試不同嘅創作方法。」

「喺香港買本詩集都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倫敦文化地標「南岸中心」。

「除 咗社會壓力外,英國真係好重視文化,搞個奧運都有各種文化活動。喺英國啲機會又真係多好多:有超過 300本專門講詩嘅雜誌,南岸中心有一個收集咗所有同詩有關嘅宣傳品、書同雜誌,我唔知香港有咗西九文娛藝術區之後,文學藝術創作嘅環境會唔會好啲,不過 家喺書店要買一本詩集都唔易。」王補充,要有良好創作環境,每個人都有責任,父母鼓勵及支持更不可少。

對王詠思而言,獲邀參加為奧運而辦的文學活動,除了是個肯定,及與來自世界各地詩人交流的機會外,最珍貴是可以通過詩向其他人介紹香港:「用人哋嘅語言表達自己嘅文化係種釋放,亦可以令多啲人明白我哋嘅文化。」

這文化包括香港、亦包括中國文化:「雖然我哋覺得自己同大陸好唔同,但其他人睇起上嚟我哋嘅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同文化分別其實唔大。我覺得做港人好好,可以有兩個文化根源,就係香港嘅根同中國文化嘅根。」

Queen's Pier Central中環皇后碼頭 王詠思

Outside Queen's Pier Central
Floated a merry rhyme.

A little boy stood in front of
The ice-cream parlour van.
His eyes feasted on the range of flavours open to him
As he waited to be served.

There was nothing complicated
About his wants: he loved vanilla
And he would ask
The man in the van for it.
Nothing else but vanilla was on his mind.
It just didn't occur to him that
Vanilla might have sold out.
Or that praline with chocolate chips
Might just be as attractive.

Patiently the ice-cream man rolled out the cone
With concentrated precision.
It came out perfectly.
Counting what he had, the little boy
Doled out his coins.
It was a significant occasion.

Our first happiness stands unrivalled:
That first fat, round scoop of frozen sweetness
Touching our tongue, the first chill
Melting at our jaws.

前半生救生命 後半生救心靈 火劫重生勇消防立志當牧師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42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6291725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當年英氣勃勃的消防員,一場四級火令到兄弟殉職,死過翻生的吳偉林坦言情緒陷低潮,最後辭去消防工作修讀神學。

【本 報訊】「其實我已經死咗!」在 2010年麗昌工廈四級大火中重傷昏迷的消防員吳偉林,自言「死唔去」是奇蹟,他是這場火的傷者,但死裏逃生帶給他的,卻是一輩子難以抹去的心債。當日, 與他一同並肩救火的同袍楊俊傑喪生火場。火線上「丟低同袍」的自責,成了他心中的一條刺。
記者︰邱錦綉、蕭逸居、黃江奇

周日早上,吳偉林偕太太抱着 11個月大囡囡,到深水埗元州街的平安福音堂崇拜。吳坐着聽講道,非常專心,不時用筆記下重點,跟以前在火場奔跑的他判若兩人。

34歲的吳偉林,中五畢業後便投考消防。「想搵份穩定工作,同配合自己活躍性格,加上救火救人好有意義。」他 20歲入學堂, 14年來救過無數生命,但去年 12月離職時,竟沒有太多留戀。

隊目殉職感自責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駐守荔枝角消防局多年,吳偉林(右二)跟楊俊傑(左五)是最佳拍檔,但一場大火令好兄弟陰陽相隔。被訪者提供圖片

2010 年 3月 8日長沙灣麗昌工廠大廈四級火,駐守荔枝角消防局的吳偉林夥拍消防隊目楊俊傑進入火場。當時火場環境惡劣,他們跟外界失去聯絡,後來吳的氧氣樽更響起警 號,代表只餘不足 10分鐘氧氣,他拍一下楊說︰「傑佬,無氣,走啦!」撤退時假天花掉下,吳被電線纏住無法前進,成功擺脫後卻驚覺氧氣樽刻度是零。生死一刻,他向右方的圍 板翻了個觔斗,然後陷入昏迷。

在深切治療部醒來時,得知同袍死了,他情緒陷入低谷。「不停諗有冇嘢可以改變結局,如果跳去另一邊,可唔可 以同傑佬一齊被救?」死因庭裁定楊俊傑死於意外,消防處亦指楊因心臟病致命,但偉林活在痛苦自責中,火線上「丟低拍檔」,充滿了罪惡感。身為基督徒的他惟 有祈禱,「上帝俾咗句說話︰你連自己都救唔到,你點去救你同事呢?」

事件最大得着,是修補了他與父親疏離的關係。父母在他 18歲時離婚,父親另組家庭。「生死一刻,你最想見的人,係你最親的家人,就算同爸爸關係幾咁疏離,都好想見到佢,呢種血脈關係好微妙」。

耗盡積蓄讀神學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010年長沙灣麗昌工廈四級火,導致消防隊目楊俊傑殉職,吳偉林則身受重傷。

他改行了,離開了消防處,走入牧職神學院修讀神學,四年課程要 20多萬元。耗盡積蓄,一家三口需靠做秘書的太太撐起,尚幸去年底獲發公屋單位,但奶粉尿片樣樣要錢,他自嘲沒有 400萬供養女兒,「上一代都係咁盡能力養大我哋,我相信天生天養」。

在「仔細老婆嫩」的搏殺期辭掉「鐵飯碗」,他說確實掙扎了一段時間,慶幸得到太太支持。「其實我一向都想讀神學,只係屋企人覺得 50歲退休後讀都未遲。但經歷過麗昌呢個意外,我同家人都體會到原來死離我哋好近。

他說修畢神學和做七年傳道人,便可正式成為牧師,希望拯救他人性命,變成救人「心靈」,當然,亦是拯救自己的心靈。

耍花槍衝出馬路 男友以身護花 情侶雨夜捱撞飛彈倒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429&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6291671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男傷者右手鮮血直流,救護員為他進行急救。 江寶龍攝

【本報訊】旺角亞皆老街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一對年輕情侶在街頭爭執,女方一時衝動奔出馬路,男友尾隨追截,赫見的士馳至,以身護女友雙雙捱撞,男子右身重創,仍記掛女友安危,問救護員:「我女朋友點呀?」女方嚇得渾身顫抖,由途人扶往路邊。

險死輪下的情侶姓應( 20歲)及姓張( 16歲),昨凌晨 2時許,兩人行經亞皆老街近洗衣街時,發生激烈爭執,張女突發爛渣衝出馬路,應大驚追截,此時,一輛的士大雨滂沱下馳至,他衝前擋向女友,砰一聲雙雙飛彈倒地,的士衝前 15米才停下。

大呼「好痛」 要求打麻醉針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6歲姓張少女遇事後嚇得目瞪口呆,渾身顫抖。

姓 黃( 57歲)司機與男乘客嚇得目瞪口呆,任職空運的姓鍾男子途經上址,見另一輛巴士駛來,擔心傷者再遭輾傷,連忙將頭部受傷、渾身發抖的張女抱上行人路。黃也 落車替右手血淋淋的應擋雨,應大呼:「好痛呀!」其後更向趕來的救護員說:「右身好痛呀!阿 Sir,有冇麻醉針?幫我打針先啦。」之後又問女友情況。

坐在路邊的張女後腦鮮血直流,染紅了肩膊衣衫,兩人由救護車送院治理,應情況嚴重,張女則情況穩定,二人須留院觀察。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的士左邊車頭凹陷及擋風玻璃爆裂,黃聲稱從亞皆老街第四線西行,不察覺兩人突飆出,警方相信的士並無衝燈,因事出突然,加上大雨遮擋視線,黃來不及反應釀禍。

協助救人的鍾先生憶述,放工後經過上址,聽到一聲巨響,即見有兩件物件躺在路中:「初時一度以為係垃圾,再望人嚟㗎喎,走過抱起女傷者,佢話:『好頭暈』。」

兩傷者家人傍晚到醫院探病,張母表示共有四名子女,出事女兒排第三,讀中四,承認她較為任性難教:「放咗學返嚟,好多時就出街,真係好難教。」

張母表示,女兒甚少提及感情問題,也不知有否拍拖。張母稱,女兒後腦縫了四針,需留院一段日子,張母指希望女兒吸取教訓,將來做事不要再任性。

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港孩嬌生慣養易有情緒病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791760/1.html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表示,嬌生慣養的港孩近年由一成增至三成,他們長大後易有情緒病。

該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表示,近年愈多愈多孩子,因為被父母過分寵愛,成為太嬌生慣養的「港孩」,欠缺自我照顧能力,長大後會較易有情緒病。

鄒凱詩說,在接到的個案中,嬌生慣養的港孩由以往佔一成,增至近年的大約三成。她說,很多家長只著重孩童學習能力,而不擔心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小六學生不懂自己洗澡和綁鞋帶,家長買鞋時亦只選購有魔術貼的鞋。

鄒凱詩又說,有踏入青春期的港孩,期待獨立,但又缺乏能力,導致情緒低落。亦有30多歲的成年人,不懂處理人際關係,遇上問題只懂向母親求助,結果患上焦慮症。她呼籲家長不要過分保護子女,要讓小朋友嘗試獨立,例如要求做簡單家務,讓他們有機會面對挫折。
(即時新聞)

 ----------------
我個人而言,每個人也是獨特的,所以我也見怪不怪了。

當你看過艾里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每個人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需要,而港孩是可以避免的。在不同階段有所欠缺的人,大家也是一樣地如常生活,難道不用面向社會?!

以往的人童年時經歷戰亂、逃亡,反而學會照顧自己,但現在的人太過照顧自己的孩子而令他們沒有自理能力, 想起來很可悲!


如果你怕小孩子做得不夠好,怕他有危險不讓他闖闖也不是辦法!難道今次做錯了下次又不能做對嗎?我想起以前雷安娜的十字街頭。

一個做錯事,一個需要人幫助, 你會發覺有很多奇遇,令你大開眼界,自己也改變不少。




以前我會跟小孩子說,你不夠別人聰明,又不夠別人惡、又不夠別人勤力,你甚樣在社會上生存?!

這個規律有些情況似乎已經被打破了,現在向上流動的機會少了,而年青人亦很難看到自己的工作前景,有些情緒病未必是因為港孩而引起的。


艾里克森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階段


嬰兒期(出生-18個月)

  • 社會心理危機:信任對不信任
這個階段母親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否有密切地關心嬰兒的需要並迅速的回應?信任使嬰兒願意讓母親離開視線,而不信任則會使嬰兒甚至終身懷有不安全感。
  • 主要問題: 我的環境可信嗎?
  • 中心任務: 接受照料
  • 正面結果: 信任人與環境
  • 自我品質: 希望
  • 重要關係: 父母



幼年(18個月-3歲)

  • 社會心理危機:自主對羞怯、懷疑
排泄訓練可能影響兒童社會關係發展,若父母親能有耐心、態度溫和的對待兒童的行為結果,使其嘗試自我控制,對行動也更有信心,反之,若要求過於嚴厲,可能使兒童因闖禍而感到羞愧,進而對自己產生懷疑,變得畏首畏尾。
  • 主要問題: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
  • 中心任務:模仿
  • 正面後果:自豪
  • 自我品質: 意志
  • 重要關係:父母

童年早期(3-5歲)

  • 社會心理危機:創造進取對內疚
此時兒童在語言、動作、思考各方面都有增進,若能給予兒童適時表達自己的主張,並給予適當的保護與指引,有助於兒童去實現自己所訂定的目標,反之,若不給予支持,則可能因此變得內疚或壓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 中心任務: 認同
  • 正面後果: 能發起活動並喜愛學習
  • 自我品質: 目的
  • 重要關係: 家庭

童年中期(6-10歲)

  • 社會心理危機:勤奮對自卑
正式進入學校的時期。此時適時的鼓勵很重要,若父母期望過於高不可攀,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卑心理。
  • 中心任務: 教育
  • 正面成果: 獲得學習能力,成就感
  • 自我品質: 能力
  • 重要關係: 學校

青春期(11-18歲)

  • 社會心理危機: 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
此階段要解決認定與認定混淆的衝突。在這個時期,需要弄清楚「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以這個「自我認定的形象」為基準來探索未來。反之,將會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將使自己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許多青少年的不良適應行為,就常是角色混淆的結果。
  • 中心任務: 同輩群體
  • 正面後果: 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畫
  • 自我品質: 忠誠
  • 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18-34歲)

  • 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
親密關係包含著犧牲與妥協,要達到此種關係,必須靠青年期所獲得的認定感。若不能確立自我認定的形象,對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做適切的定位,也就不能對他人做永久性的承諾,而形成一種與人疏離的情況。
  • 中心任務: 關心
  • 正面後果: 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
  • 自我品質: 愛
  • 重要關係: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35-60歲)

  • 社會心理危機: 繁殖對停滯
涵蓋了整個成年的歲月。在此階段主要的動機,是求得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若不能達成這個心願,會意志消沉,變得消極。
  • 中心任務: 創造力
  • 正面後果: 養育兒童或幫助下一代
  • 自我品質: 關心
  • 重要關係: 工作場所 - 社區 & 家庭....

成人晚期(60歲-去世)

  • 社會心理危機:自我完善對失望
即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做檢視與統整。如果細數一生都能感到滿意,還值得回味,便能平心靜氣地歡度餘年,反之則會滿懷失望和空虛的心情,平添悔恨。
  • 中心任務: 反省
  • 正面後果: 對一生感到滿意
  • 自我品質: 智慧
  • 重要關係: 人類

港孩 (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8%AF%E5%AD%A9

港孩,又稱港童,是泛指一些嬌生慣養,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和抗逆力低的香港孩子。
港孩是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中後至21世紀初,物質富裕,少子化社會下的中產家庭產物。因為自小受家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溺愛和家傭(外籍家庭傭工)全天候照顧,習慣接受小王子、小公主般的呵護和伺候,造成自理能力、情緒智商和抗逆力三者均低的「三低」港孩。有小六學生不懂綁鞋帶和洗頭沖涼等,缺乏基本生活起居能力[1]。情緒智商低和抗逆力低亦可能導致長大後遇上挫折時較易罹患情緒病,甚至自尋短見[2]
有記者在九龍塘小學進行訪問,發現逾八成受訪學生不懂綁鞋帶、剪指甲及自行食有骨食物。也有年僅8歲女孩擁有手提電話數碼相機iPod等,身上服飾亦全是名牌,對金錢毫無概念,曾用多張一百元紙幣寫字畫畫,玩完後便棄掉[3]。有人用「6個不得」來形容港孩,就是「餓不得、飽不得、熱不得、凍不得、累不得、辛苦不得」[4]

目錄

 [隱藏

[編輯] 港孩特徵

大部份港孩均會出現以下一個或數個的特徵[5]
  1. 外表早熟、心智遲熟。
  2. 很喜歡玩,但無甚興趣。
  3. 對大部份事情最普遍的反應是沒有反應。
  4. 擅於「看見」,不擅「閱讀」;擅於「收聽」,但從不「理解」。
  5. 渴望被注意,但又沒有面對群眾的信心。
  6. 什麼都不在乎不介懷不思考不要求,典型答案是:不知道。
  7. 沒有責任感、沒有自理能力,同時也沒什麼好奇心和慾望。
  8. 不珍惜學習,不嚮往長大,不怕悶,只怕辛苦。
  9. 精於計算結果,毫不享受過程。
  10. 不吃人間煙火,當然也未經任何苦楚及傷害。

[編輯] 港孩成因

[編輯] 學校價值教育減少

有學者認為,港孩出現的成因源於家長對學校干涉與教師工作壓力連年增加、以及課程的倫理成份減少,令未有基本價值觀與德行的孩子突然擁有近似成人的權力所致。[6]

[編輯] 家長過份保護

以「直升機父母」為題的漫畫
教育心理學家指出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過份注重孩子學業是導致港孩的成因。為了讓子女有更多時間溫書,完全不讓他們做日常的自理工作,導致子女過分 依賴,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成為「高分低能」的港孩。亦因為少子化社會的關係,父母過度保護獨生子女,使他們缺乏面對逆境能力。「直升機父 母」(helicopter parents)一詞正是形容這一些長期在子女頭上盤旋監察,時刻保護及指揮他們一舉一動的父母[7][8]

[編輯] 家長投訴文化盛行

也有一些父母,當子女遇到任何困難,即挺身而出,為子女向各方投訴,日本稱這類自我中心的難纏父母為「怪獸家長」。2010年12月歐洲的一場大風雪癱瘓了倫敦希斯路機場,導致準備返回香港過寒假的留學生滯留機場,部份家長聲淚俱下,甚至要求政府派三架專機把留學生接回香港。這些「港父母」和「港孩」受到輿論不斷質疑和批評[9][10]

[編輯] 課外活動過多

有研究認為港孩的成因與參加過多的課外活動有關。該研究於2011年對1912名小學4年級至小學6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超過4成半兒童參與4至 6項課外活動,更有22%小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達7項以上。因為父母花在子女活動的開支每月可達1萬港元,因此,這些兒童被稱為「萬花童」。由於課外活動繁 多,私人時間相對減少,有超過半數兒童每天的私人時間只得1至2小時。除缺乏私人時間外,「萬花童」的特徵更包括溝通能力差、與同齡朋友甚少相處溝通、欠 缺自理能力和與父親關係疏離[11]

[編輯] 家長未能以身作則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2012年訪問近300名家長和300多名初中及小學生,歸納香港兒童十大無禮行為。排首位是兒童對外傭或長者,甚少說「唔 該」(麻煩了你的意思),佔82%;其次是衝入車廂「霸位」(霸佔座位的意思)。調查同時發現,74%的家長甚少說「唔該」,90%家長表示會排隊「打 尖」(插隊行為的意思),故此,研究推論子女無禮的主因,乃是家長未有以身作則[12]

[編輯] 解決港孩問題

有教育學者認為若「港孩」情況延續,成長後有可能對香港社會的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3]臨牀心理學家指出解決港孩問題,父母應採取「積極不干預」策略,放手讓孩子學習。家長及學校可從日常生活做起,鼓勵子女學習自立,當小孩開始學會說話便要教導基本禮貌,孩子4至5歲時應學會自己梳洗等[13]。家長在子女參加活動時應互相討論,考慮子女性情、興趣及能力,否則會令子女感到被強迫參加,漸漸養成放棄和退縮的個性[7]

香港有中學擔心「直升機家長」會削弱學生的抗逆力,禁止父母為孩子解決問題,例如禁止父母為子女「補鑊」,把漏帶的東西帶回學校。此外,亦禁絕家長陪子女在校內吃飯[14]

內地客犯案被捕增 1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428&sec_id=4104&subsec_id=11867&art_id=16289539


【本 報訊】保安局昨公佈今年首季罪案數字,整體罪案逾 1.8萬宗與去年同期相若,僅微升 0.8%,暴力罪案則約 3,000宗,減少 1.2%。但扒竊(打荷包)和詐騙案則有較明顯升幅,分別為 20.6%和 12.6%。而內地旅客被捕人數有 13.6%的升幅,主要涉及雜項盜竊和店舖盜竊。


網上及電話騙案增多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昨日表示,第一季整體罪案數字與去年同期相若,但暴力罪案數字下降了 1.2%。數字上升的罪案有刑事毀壞、刑事恐嚇、「打荷包」、行騙等;而下跌的罪行,則包括縱火、車內盜竊、行劫、爆竊等。

數 字顯示內地旅客被捕人數為 326人,較去年同期的 287人,增加 39人,升幅為 13.6%。李少光表示,絕對數字是上升,但來港大陸旅客數字以雙位數增加,故其在港犯案的比率並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比率為每十萬入境人次只有 4點幾人在港犯案。他表示,與其他國籍旅客的犯案數字相比,不算特別高。

詐騙案上升,李少光表示,主要是電話騙案和網上騙案增多,網上騙案中有約六成涉及網上購物和拍賣。警方已分別成立小組打擊兩類詐騙案,包括收集情報和研究加強網上拍賣保安等。

另外,李少光關注 10至 15歲少年干犯嚴重毒品罪行有上升。而撿獲大麻數量大增,是因海關於本季截獲一宗涉及大量大麻偷運入境的案件。



 罪案數字比較(警務處)

 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9_statistics/csc.html

 二零一二年(一月至三月)與二零一一年(一月至三月)罪案數字比較

 2011年與2010年罪案數字比較

   二零一二年(一月至三月)與二零一一年(一月至三月)罪案數字比較



二零一一年 (一月至三月)
二零一二年 (一月至三月)
二零一二年(一月至三月)與
二零一一年(一月至三月)比較


數字
百分率
1. 總體罪案 18 368 18 517
+   149 +   0.8
2. 暴力罪案 3 133 3 094
-   39 -   1.2
3. 兇殺案 (1) 4 5
+   1 +   25.0
4. 各類劫案 (1),包括: 200 180
-   20 -   10.0
  -  持真槍劫案 - -
  -   -
  -  持其他槍械劫案(電槍) 2 -
-   2 -   100.0
  -  持類似手槍物體劫案 - -
  -   -
  -  銀行劫案 1 -
-   1 -   100.0
  -  金舖 / 錶行劫案 2 -
-   2 -   100.0
5. 爆竊案 1 130 1 033
-   97 -   8.6
6. 傷人及嚴重毆打 (1) 1 641 1 592
-   49 -   3.0
  -  傷 人 440 384
-   56 -   12.7
  -  嚴重毆打 1 201 1 208
+   7 +   0.6
7. 嚴重毒品罪行 523 539
+   16 +   3.1
8. 刑事恐嚇 (1) 536 566
+   30 +   5.6
9. 勒  索 (1) 77 72
-   5 -   6.5
10. 縱  火 (1) 198 133
-   65 -   32.8
11. 強  姦 (1) 27 22
-   5 -   18.5
12. 非  禮 (1) 295 310
+   15 +   5.1
13. 盜竊案,包括: 8 627 8 475
-   152 -   1.8
  -  搶  掠 97 109
+   12 +   12.4
  -  扒竊  (打荷包) 412 497
+   85 +   20.6
  -  店舖盜竊 2 619 2 421
-   198 -   7.6
  -  車內盜竊 398 314
-   84 -   21.1
  -  雜項盜竊 4 722 4 834
+   112 +   2.4
  -  失  車 190 127
-   63 -   33.2
14. 詐  騙 1 386 1 560
+   174 +   12.6
15. 刑事毀壞 1 735 1 829
+   94 +   5.4
16. 三合會相關罪案 521 507
-   14 -   2.7
17. 家庭暴力刑事案件 453 450
-   3 -   0.7
18. 犯罪被捕人數


 


  -  少年罪犯(十至十五歲) 880 742
-   138 -   15.7
  -  青年罪犯(十六至二十歲) 1 000 1 007
+   7 +   0.7
  -  內地非法入境者 31 26
-   5 -   16.1
  -  內地旅客 287 326
+   39 +   13.6
註釋: (1) 屬於其中一類暴力罪案。

[ 關閉 ]
 2011年與2010年罪案數字比較


二零一零年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一年與二零一零年
比較


數字
百分率
1. 總體罪案 75 965 75 936
- 29 - 0.04
2. 總體罪案率 (1) 1 075 1 068
- 7 - 0.7
3. 總體罪案破案率 42.8% 42.5%
- 0.3 個百分點
4. 暴力罪案 13 546 13 100
- 446 - 3.3
5. 暴力罪案率 (1) 192 184
- 8 - 4.2
6. 暴力罪案破案率 62.9% 63.1%
+ 0.2 個百分點
7. 兇殺案 (2) 35 17
- 18 - 51.4
8. 各類劫案 (2),包括: 778 731
- 47 - 6.0
  -  持真槍劫案 - -
  -   -
  -  持其他槍械劫案(電槍) - 3
+ 3   -
  -  持類似手槍物體劫案 10 5
- 5 - 50.0
  -  銀行劫案 2 3
+ 1 + 50.0
  -  金舖 / 錶行劫案 2 3
+ 1 + 50.0
9. 爆竊案 4 543 4 382
- 161 - 3.5
10. 傷人及嚴重毆打 (2) 7 140 6 904
- 236 - 3.3
  -  傷 人 1 884 1 777
- 107 - 5.7
  -  嚴重毆打 5 256 5 127
- 129 - 2.5
11. 嚴重毒品罪行 2 196 2 045
- 151 - 6.9
12. 刑事恐嚇 (2) 2 343 2 259
- 84 - 3.6
13. 勒  索 (2) 328 358
+ 30 + 9.1
14. 縱  火 (2) 592 637
+ 45 + 7.6
15. 強  姦 (2) 112 91
- 21 - 18.8
16. 非  禮 (2) 1 448 1 415
- 33 - 2.3
17. 盜竊案,包括: 34 343 35 026
+ 683 + 2.0
  -  搶  掠 351 391
+ 40 + 11.4
  -  扒竊  (打荷包) 1 400 1 583
+ 183 + 13.1
  -  店舖盜竊 10 095 9 829
- 266 - 2.6
  -  車內盜竊 1 752 1 423
- 329 - 18.8
  -  雜項盜竊 19 058 20 128
+ 1 070 + 5.6
  -  失  車 952 869
- 83 - 8.7
18. 詐  騙 5 652 6 134
+ 482 + 8.5
19. 刑事毀壞 6 814 7 057
+ 243 + 3.6
20. 三合會相關罪案 2 037 2 207
+ 170 + 8.3
21. 家庭暴力刑事案件 2 157 1 928
- 229 - 10.6
22. 犯罪被捕人數


 


  -  少年罪犯(十至十五歲) 3 576 3 343
- 233 - 6.5
  -  青年罪犯(十六至二十歲) 4 255 4 350
+ 95 + 2.2
  -  內地非法入境者 151 119
- 32 - 21.2
  -  內地旅客 1 221 1 207
- 14 - 1.1
23. 搜獲毒品 (3):


 


  -   海洛英 (公斤) 67 169*
+ 102 + 152.2
  -   大麻 (公斤) 11 46*
+ 35 + 318.2
  -   冰 (公斤) 93 39*
- 54 - 58.1
  -   K仔 (公斤) 164 276*
+ 112 + 68.3
  -   可卡因 (公斤) 559 776*
+ 217 + 38.8
  -   忘我類 (粒) 1 989 983*
- 1 006 - 50.6
註釋:
(1)罪案率 = 每十萬人口的罪案數字﹝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發布的人口數字﹞。
(2)屬於其中一類暴力罪案。
(3)數字包括香港海關的個案。2010年數字是政府化驗所提供的修正數字,除可卡因有待政府化驗所進一步修訂。
* 臨時數字﹝待政府化驗所確定﹞。